家长应从小对孩子的饮食行为进行指导,告诉他们什么该吃,什么不该吃,告诫他们要学会控制不健康的饮食欲望,逐步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。
所谓良好的饮食习惯,是指饮食习惯能将平衡膳食的四项基本原则,即食物的多样性、均衡性、适度性和个体化,充分落实到日常饮食行为中,并使这种饮食行为演变成自己的习惯。凡是符合上述原则的饮食行为都可以称为良好的饮食习惯,反之则称为不良的饮食习惯。
为了便于家长和孩子记忆,现将良好的饮食习惯归纳为 “七要七不要 “介绍如下。
1.要吃多种食物,不要挑食、偏食
世界上没有一种食物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,所以我们必须吃各种食物,任何挑食、偏食都会使我们无法获得全面的营养。对于一些对个别食物挑剔的孩子,家长可以选择同一类食物中的其他食物代替,但严重的挑食、偏食,如不吃肉、不吃菜等,必须加以纠正。每天的菜单应该包括5个营养丰富的食物组,一个都不能少。
2. 要均衡地吃各种食物,不爱吃多,不爱吃少。
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成分,人体对各种营养成分都有要求,摄入多了或少了都不行。如果我们爱吃多,不爱吃少,虽然表面上的食物种类也很丰富,但从营养成分的量上会发生偏差,破坏了营养成分的平衡。应按比例摄入各级食物,并注意同组食物之间的搭配,如粗细搭配、深浅色蔬菜搭配、鱼和禽肉搭配等。
3. 要按时吃饭,两餐之间不要多吃零食
一日三餐是我们摄入营养的主要渠道,这符合人体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。如果在两餐之间多吃零食会影响正餐时的食物摄入量。有的学生下午放学后经常在路边小摊上买东西吃,这样不仅营养成分简单,而且存在食品卫生问题。家长可以在家里为孩子准备课后零食,但量不能太多。
4.对三餐的饥饿感包包适度,不吃或少吃早餐或午餐,多吃晚餐
一日三餐的总热能应在早晚各30%,午餐点40%。不吃或少吃早餐会影响身体的健康,降低体力,影响大脑的正常活动。如果午餐吃得马虎一点,晚餐就会暴饮暴食。另外,节假日和家庭宴会应适量进食,不要大吃大喝,更不能狼吞虎咽,否则会损害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功能,甚至引起呕吐或
5. 饮食要清淡,不要沉迷于油炸食品、糖果冰激凌和含糖饮料等高能量食品
儿童一天总热能的一半以上应来自食物,约1/6来自蛋白质,来自油脂的热能应只占1/4。
如果过多地摄入重油食品或糖类不仅会使热量摄入过高,使儿童患高血压、高血脂、肥胖、冠心病等现代文明病的风险大大增加,而且过甜难消化,且缺乏膳食纤维而影响消化功能,引起消化道疾病,如便秘、胃炎。
6. 要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食物,不要单凭口味来选择食物
食物能养人也能伤人,如脾胃虚寒的孩子贪吃寒凉的食物会引起胃肠道不适或
比如脾胃虚寒的孩子贪吃寒凉的食物会引起胃肠道不适或腹泻。这是因为食物属性与孩子的体质不相符。家长要熟悉食物的温凉属性,提供符合孩子体质的食物,还要根据季节变化来调整食物。
7. 要文明用餐,吃饭时不要看电视、看书、玩耍或大声说话
就餐环境要安静,要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,轻松舒缓的音乐有利于保持愉快的心情。家长可以在餐桌上端着碗说话
原创文章,作者:小贝妈妈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//m.ekkosec.com/9688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