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家长带头读书。
每个爱读书的孩子背后,通常都有一个书虫家长。“爱读书其实是孩子的天性,就像他们爱玩一样。父母要做的,就是早点把书引入他的生活。”尹建莉说。随着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普及,出现了很多“低着头”(总是低头看手机和iPad的人)的家长。再加上同样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电视、电脑,很多家长每天都要求孩子看书,自己却成了一个远离书籍的人。孩子看到父母的眼神就一直盯着屏幕,怎么会喜欢看书?
父母是孩子的榜样,孩子的行为规范是父母生活习惯的写照。要让孩子爱上阅读,家长首先要在家里营造阅读氛围。比如孩子在看书的时候,也要陪着孩子看书。同时,记得把手机静音或者不要放在身边,以免影响阅读,也容易影响孩子的专注力。平时可以在孩子经常玩耍的区域放一两本书。当孩子们在那个区域玩耍时,他们可以拿起书来阅读。
2.书要从薄到厚。
在孩子开始阅读的时候,家长可以准备一些薄薄的书给孩子阅读,让孩子先进入阅读的状态,享受阅读的快乐,同时选择一些精美的插画或贴纸,以及可以使用的绘本。达到一定程度后,给孩子看一些知识面比较厚的书,最后看一些著名的绘本。通过这样一个由薄到厚,知识由浅入深的过程,孩子会感受到书籍的诱惑,爱上阅读。
3.带孩子去买书
很多家长会发现,每次给孩子买新书,总是不翻几遍就扔在一边,每次看完都不会看多久。这是因为大部分孩子的书都是父母挑选的,而父母挑选的原则一般是书看完是否有用,是否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。但是,父母毕竟不是孩子,即使再了解孩子,也不能代替孩子的想法,充分了解孩子的需求。所以,下次给孩子买书的时候,可以带着孩子一起,让他选择自己喜欢的书。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是书的主角,会更投入的去读这本书!
4.不要过分强调读书的姿势。
孩子读书有个特点。他们怎样才能感到舒适?这个时候,不要演变成情绪上的对抗。他想躺在沙发上看书。你禁止他,但他坚持。你扔书。怎么才能长期读书?还有,不用担心孩子阅读速度慢。家长不要让孩子在阅读时强调阅读、识字、理解、慢慢读,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。
5、经常送一本书作为给孩子的礼物。
现在,孩子们不缺玩具和糖果。在一些重要的节日或者孩子的生日,提前准备一些有意义的书籍作为礼物送给孩子。亲戚朋友或者孩子的同学也可以选择好书作为礼物庆祝生日。
总之,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和传播“一本好书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”的理念,使之逐渐成为一种家庭传统和习惯,培养孩子对好书的热爱和阅读的乐趣,其好处远远大于任何礼物。
6.让孩子读不同种类的书。
孩子刚接触阅读时,往往没有定性,即不能准确理解自己适合读什么样的书。这时候家长可以相应的引导:比如带孩子去买书的时候,让孩子去几个区域,选择不同种类的书。如果家里有很多同类的书,也可以鼓励孩子多读一些不同的书,尤其是发现宝宝对某个领域特别陌生的时候。也可以在孩子恰好遇到相关问题时,提醒他选择相关书籍进行学习。这种情况下,宝宝看到的会更多,视野也会丰富很多。
7.让孩子享受没有功利的阅读。
谈到孩子的阅读,父母们迫不及待地分享他们的经历:
“我的孩子喜欢听我说话。她讲完后可以回答故事里的所有问题,但如果你让她自己讲,她就会退出。”
“最近我们家痴迷看西游记,经常模仿悟空打妖怪。我担心他会发展成暴力倾向……”
那么问题来了,我们让孩子读书是为了什么?是为了教孩子一些知识吗?还是指望他早点读书?或者从你讲的故事中学到什么?
功利是读书的大敌。只想着功利的东西,就怕读书失去了原来的快乐,一件事情变得不快乐,就没有人真正投入进去了。如果读书只是为了考试,那么孩子只会和读书渐行渐远。
读书不会让你变得富有,也不会让你成为焦点,甚至不会帮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好学生。我们从那里得到的唯一好处是,我们再也不会孤独了。读书不同于学习,它是一个拥抱自己灵魂的过程。读一本好书,你可以用它来呼吸。那一刻,你的内心是轻松快乐的。书不会说话,但书可以向你打开世界。
8、“缠着”孩子给父母讲书上的故事和知识。
当孩子养成自觉阅读学习的习惯后,为了加强孩子的阅读兴趣,家长要有意“纠缠”孩子讲故事或书本上的知识,或者以互相讲故事为条件,“引诱”孩子讲故事。每次讲座结束后,家长可以表扬,也可以“纠缠”孩子提问,询问故事细节。这样可以让孩子以后读书更认真,也给孩子成就感。这种做法会激发孩子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,让孩子的阅读兴趣更加稳定。
孩子的成长总会遇到各种困惑,一本好书可以在孩子迷茫的时候帮孩子找到一扇门。作为父母,我们不应该固执地把阅读发展成一种简单的教育工具,否则我们就会失去轻松自愿阅读的乐趣。
著名作家冰心曾经说过,“好好读书,多读书,读得好”。如果一个孩子真的喜欢读书,爱读书,他自然会从中受益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小贝妈妈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//m.ekkosec.com/17463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