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苗接种是一种主动免疫方法,目的是使人体对某种传染病产生免疫力,不至于得病。许多传染病是非常危险的,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影响,而且会危及生命。科学家将经过处理的病毒、细菌或细菌毒素制成疫苗,使其失去致病能力,但仍保留引起免疫反应的能力,这就是疫苗接种的原理。
预防性疗法针对身体引起免疫反应的过程有三个阶段。
(1) 抗原(导致身体产生抗体的物质被称为抗原;病毒、疫苗、疫苗、类毒素等都是抗原)被吞噬细胞吞入细胞并进行处理。
(2) 处理后的抗原由吞噬细胞传递给淋巴细胞(浆细胞),淋巴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而增殖,制造并传递抗体。
(3) 一些淋巴细胞成为 “记忆 “细胞,它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同一抗原再次作出快速反应,并产生抗体。
需要注意的是,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是相对的,也就是说,绝大多数人在接种某种疫苗后就不会再得那种传染病,而少数人可能还会发病,但病情会比较轻。
如果接种疫苗每次只能预防一种疾病,那么婴儿在第一年可能需要接种10次以上的疫苗。为了减少接种次数,节省人力、物力和时间,减少婴儿的痛苦,科学家们在不影响免疫效果的情况下,把几种疫苗放在一起,使婴儿第一年的常规接种次数减少到8至9次,这在医学上称为联合免疫。联合免疫的方法主要有两种。
(1)采用多种抗原制成的多价制剂,这些抗原多为死亡的细菌疫苗和类毒素,按不同比例选择,经特殊处理制成。例如,百日咳疫苗、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的三合一,称为 “百日咳 “疫苗。
(2) 同时使用几种不同途径或不同部位的制剂进行接种。例如,在注射白喉三联疫苗的同时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丸,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,而不会相互干扰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小贝妈妈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//m.ekkosec.com/12437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