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女性只知道人体血液有四种类型,却不知道女性血液异常也有四种类型,中医将女性血液异常分为四种类型:血虚、血瘀、血热、血寒,解决方法在于对症调理血液,因人而异。
血虚–经常偷懒不是我的错
最近,云云经常感觉身体疲惫,眼睛总感觉酸涩不舒服;照镜子也发现脸色苍白,没有血色,梳头时头发掉了很多;月经量也越来越少。去医院检查,除了血常规检查发现红细胞偏低外,其他指标均无异常。后来去看中医,才知道她是 “血虚”。
除了先天不足外,慢性疲劳、压力和营养不足都会引起血虚。外伤、手术、月经过多和江南体育官网在线登录 也会造成失血过多和血虚。
● 补气的关键点–补血
1、食物补充
最安全、最有效的补血方法是通过饮食。可以常吃补血食物,如菠菜、花生、莲藕、黑木耳、鸡肉、猪肉、羊肉、海参等;水果可选用桑葚、葡萄、红枣、桂圆等。这里推荐一个食谱–甜汤补血。
材料】黑木耳50克,花生米50克,红枣15枚,山药100克,冰糖适量。
做法】将原料洗净放入砂锅中,加入适量的水,炖煮2小时左右。
【用法】 每天喝一大碗,坚持1周就能有明显效果。
2、药膳帮助
常用的补血中草药有当归、地黄、川芎、白芍、琼花等。这些中草药可以和补血食物一起使用,做成可口的饭菜,如当归羊肉汤、四物鸡汤等,有很好的补血效果。
3、按摩四个血穴
每天花15分钟按摩四大血穴,可辅助调理血虚。这四个穴位是关元穴(脐下约1.5寸)、气海穴(脐下约3寸)、足三里穴(外膝眼下3寸,胫骨外侧1横指处)、三阴交穴(下肢内踝上3寸,胫骨后缘)。
专家建议]。
(1)由于血虚常伴有气虚,因此,在选用补益药时还应适当加入一些补气药物,如黄芪、人参、鹿茸、甘草等。这样可以增强补血药的效果。
(2)有些 “血虚证 “诊断为b
温和舒缓的运动更适合血热的人,有助于调节体内的血液循环,舒缓情绪波动,瑜伽是首选。
专家建议]。
(1)过度劳累、熬夜、性生活过频,难免会耗损阴气,阴虚不能制阳,就会出现阳热。
(2)血热的人容易情绪过激,平时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,避免大喜大悲大怒。
(3)血热的人应避免吃油炸、辛辣和刺激性食物,应远离烟酒。
血寒–我不是一个 “冷血动物”
阿丽在秋冬季节手脚冰凉,吃个冷柿子都要哆嗦半天,还经常感觉肚子冷,月经黑。她的医学生提醒她,这种情况可能是由 “冷血 “引起的。
血寒是一种比较罕见的情况,其特点是局部寒冷,脉络气滞,循环不畅。如果 “肾阳 “不足,血液得不到适当的温暖就会变冷。
中医讲究散寒的方法
1、食物补充
这种体质的女性应该多吃温热的食物。这样可以起到暖身防瘀的作用,非常适用于血寒证。
材料】牛肉300克,益母草10克,生姜2大片,盐适量。
做法】将材料放入砂锅内,加水煮沸,撇去血水,用小火炖至肉烂。
用法】每星期服用2次。
2、药用补品调理
平时可选用温经散寒、通脉养血的药物,如艾叶、生姜、当归、肉桂、川芎、地黄、枸杞、炙甘草、杜仲等。
3、注意保暖
尤其是手脚和小腿,热量要上去,下肢暖了全身就不冷了。另外,要保证充足的睡眠,平时多晒太阳。
专家建议]。
(1)血寒的人应避免吃生冷、寒凉的食物。
(2)冬季从外面进入温暖的房间要注意及时脱掉厚衣服,以免因太热而出汗,反而会使身体更感寒冷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小贝妈妈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//m.ekkosec.com/9660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