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力是指以人类认知过程为表现形式的能力,是认知活动的综合能力。构成智力的因素包括各种感觉能力、观察力、记忆力、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诸多方面,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。通常情况下,当人们评论一个孩子很聪明,一个孩子很笨时,是指智力水平。
对于智力是否可以遗传的问题,答案是非常肯定的。一个人的身体和智力都与遗传因素有非常密切的关系。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也可以发现,一般父母智商高,子女的智力也就好;父母智商低,子女的智力也就差。
德国科学家曾对1万名儿童的智力进行调查,发现智力优秀的父母,其子女的智力约有70%是优秀的;智力低下的父母,其子女的智力也有70%是低的。该研究还发现,单卵双胞胎的孩子往往具有相似的智商。
人类的智力与大脑神经系统的结构、细胞的数量、神经递质、记忆分子等密切相关,这些都取决于遗传的基础–脱氧核糖核酸即DNA。
换句话说,父母智商高的孩子,智商比正常人高,但比父母低;而父母智商低的孩子,智商比正常人低,但比父母高。另外,智力在遗传过程中,同样存在着变异,所以有的父母智力很好,但生出来的孩子却是个白痴;而有很多父母智力一般,他们的孩子智商却比较高。
有些人认为,智力是天生的,教育只能增加知识,不能增加智力。有些人认为,智力取决于教育和后期环境的影响。现在大多数专家都认为,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完整的。
人们普遍认为,遗传是智力发展的基础,教育和环境是条件,这两者都不能忽视。孩子出生后,来自先天的智力因素是相对固定的,而这种先天的智力因素能否成为现实,还受到文化背景、周围环境、家庭和学校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。研究发现,约有60%至70%的智商相对较高的孩子出生在家庭教育良好的智力家庭。
有专家将智力超常的孩子分为三种情况:第一种是本身有优秀的遗传因素,第二种是智力遗传因素一般的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,第三种是有优秀的遗传因素再加上良好的后天教育。
一个人的能力、智力和性格,有些是受遗传的影响,有些是出生后从周围环境中学习并掌握的。比如,孩子的心理素质,是急躁还是稳重,是开朗还是抑郁,是胆小还是勇敢,主要来自父母的遗传,后天教育很难改变。
孩子的思维、判断、创造、想象等心理活动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很大,通过环境的熏陶和教育可以掌握心理活动的智慧,使其智力得到充分发展。因此,每个家长都应抓住时机,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早期教育,提高孩子的智力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小贝妈妈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//m.ekkosec.com/9562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