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常规指标正常值及临床意义是什么?

什么是尿常规检查

尿常规的指标,就是做尿常规检查时的一些项目指标,当这些项目指标不再正常值范围内时,就说明我们的尿液出现了问题,也预示着泌尿系统或肾功能出现了病变。

尿常规在临床医学上是用来发现早期肾脏疾病的一项初步检查,有利于肾脏和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及早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,并得到及时的治疗。

尿液指标包括尿液颜色、透明度、细胞、管型、蛋白等。每项指标在临床医学上都有重要意义,可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。

尿液指标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

尿常规检查项目包括尿液的颜色、透明度、酸碱度、红细胞、白细胞、上皮细胞、管型、蛋白质、比重、尿糖定性等,每个项目都有其特定的意义。通过这些项目的检测,我们就能知道自己的肾脏是否健康,从而预防尿毒症的发生。

1. 透明度。女性的尿液会略显浑浊,其他人的尿液多为清澈透明,时间久了会出现轻度浑浊。

2、颜色。正常尿液的颜色是由尿色素决定的,颜色深浅随尿量的多少而变化。尿色异常与日常饮食、药物有一定关系。

3、酸碱度。健康人的尿液呈弱酸性、中性或弱碱性,这与我们日常饮食、服用的药物有很大关系。

4、尿比重。年龄、饮水量或出汗量都会影响尿比重。尿比重的高低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,可以作为判断肾功能的依据。

5、红细胞、白细胞和小圆上皮细胞。尿液中红细胞增多,说明有肾脏出血、尿路出血的可能,剧烈运动或血液循环障碍也可能引起肾脏出血、尿路出血。

白细胞数量较多说明泌尿系统出现病变。小圆形上皮细胞是检测肾小球和肾小管病变的标准。

6. 蛋白质。尿蛋白多见于肾炎、肾功能衰竭、妊娠中毒等,不可忽视。

7、尿糖定性。尿糖定性可发现是否有糖尿病或甲状腺功能疾病。

8、肾小管形态。肾小管形态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。

尿常规最需要注意哪些指标?

看了这么多尿常规的项目,想必很多人都会一头雾水,其实我们没必要去细究每一个项目,只需要注意几个比较重要的指标就可以了。那么,尿常规中最需要注意哪些指标呢?

1、酸碱度。当尿液酸性过高时,就有痛风的风险。

2、尿蛋白。当检测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过高时,说明肾功能出现了大问题,需要及时做相应的治疗。

3、红白细胞和小圆上皮细胞。当尿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过多时并不是好现象,需要根据医生的嘱咐做进一步检查。

其实,尿常规中的每一项指标都需要我们重视,无论是肾功能异常还是泌尿系统异常都不容忽视。

当然,如果我们身体没有任何不适,尿常规也只是出现了一定的异常,也没必要过于担心,说明病情并不是很严重,只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和安排饮食即可。

尿常规指标正常会得尿毒症吗?

严格来说,尿毒症并不是尿液出了问题,而是肾脏出了问题,所以部分患者的尿常规指标还会显示正常,但大部分还是不正常的。

尿毒症患者一开始会出现少尿,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无尿。其次,患者的尿液质量也会下降,看起来浑浊不清。

一般来说,当患者的尿常规出现异常时就可以发现尿毒症。如果患者处于早期,尿常规指标可能还显示正常。

因此,尿常规指标正常也不能掉以轻心,需要告诉医生自己的数字是否有异样,如果没有,说明正常,不会得尿毒症;如果有,则需要请医生确定病情,选择治疗方案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艾宝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//m.ekkosec.com/208247.html

(0)
艾宝艾宝
上一篇 2025年1月30日
下一篇 2025年1月31日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