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长在引导初中孩子的学习习惯时,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1、预习的习惯。
预习可以让孩子联系以前的知识,发现新问题,思考如何解决问题,可以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带到课堂上更好地听老师讲解。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,还能提高孩子听课的兴趣和效果。
2、课后复习的习惯。
复习的目的是 “温故而知新”。复习要与遗忘作斗争,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造的 “遗忘速度曲线 ”表明,遗忘有一个规律,即先快后慢,刚记住的东西在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,两天后就较慢。因此,要巩固所学知识,就要及时复习、强化,养成习惯。
3、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。
孩子在学习上有困难向家长求助时,家长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,应以热情的语言鼓励孩子 “试一试”。孩子确实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,不能包办代替,而是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,让他在你委婉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,感到是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,使他尝到胜利的甜头,增强对自己的信心,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。
4. 及时改正错误的习惯。
让孩子准备一支红笔。随时改正自己练习本、试卷上面的错误,以鲜红的颜色加深错误在脑海中的印象,然后用本子将这些错误收集起来,用 “错别字举例”、“错题汇编 ”等形式分类记录,以警示自己!用书将这些错误收集起来,用 “错别字举例”、“错别字汇编 ”等形式归类记录,以警示自己,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。
5、养成积极的阅读和书写习惯。
阅读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,要鼓励孩子在广泛吸收课外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上,反复阅读课本,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。家长要为孩子的阅读创造物质条件,积极购买相关书籍,订阅报刊杂志。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。写作过程不仅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,更是观察力、思维力、想象力等认知能力的严格训练。在培养观察、思考、阅读习惯的同时,要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。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勤写读书笔记、读后感、观后感、日记等。
6、养成有条理的习惯。
学习用具要定时收拾,书本存放在书包里或书桌上要有一定的顺序,做作业要预先安排好时间等等。东西存放不规范,使用时东张西望,心不在焉,极易影响学习情绪;做作业不整理,东一榔头西一棒子,学习效率低。
此外,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也很有必要。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。需要家长耐心培养,制定计划提出要求,勤于检查严格督促,直到孩子的良好习惯逐渐养成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小贝妈妈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//m.ekkosec.com/19454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