罪魁祸首1:反式脂肪
卓女士从小就喜欢吃油炸食品,这个习惯似乎也遗传给了她的儿子。
卓女士的儿子在一所小学读三年级,最近学校放寒假,卓女士经常在家炸藕饼、羊肉串、五香条给儿子吃,母子俩大吃特吃。但昨天早上起床后,卓女士发现儿子的嘴里全是水泡,她急忙带儿子到医院口腔科看病。
当卓女士拿到检查报告时,她大吃一惊:儿子的血液粘度比正常人高一倍。在询问了他的生活习惯后,医生说这是由于他摄入了太多的反式脂肪酸所致。医生还警告她,如果长期这样吃下去,她担心他将来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机会会增加。
反式脂肪又称反式脂肪酸,一般由植物油的 “氢化 “技术产生,与一般植物油相比,人工反式脂肪具有耐高温、不易变质、储存时间长等优点。目前,人工反式脂肪的使用在美国快餐业相当普遍,它们经常被用来制作脆皮面包、炸薯条和甜甜圈等食品。一些使糕点片状的脂肪、人造黄油和用于油炸的食用油可能含有人工反式脂肪。
孕妇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,母亲也可通过乳汁将反式脂肪酸 “喂 “给婴儿,从而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,并导致幼儿大脑中的脂质缺乏,影响其智力发育。
因此,家长应特别注意以下食品:一是人造黄油(margarine);二是油炸食品,如方便面、薯片、炸薯条等。一些含有脂肪的加工食品,如速食汤、快餐、冷冻食品(如饺子)、烘焙食品(如饼干、曲奇和面包等)、各种即食糊状粉状食品(如麦片粉、椰子粉、芝麻糊粉等)、各种奶油糖、花生酱、巧克力酱,都可能有反式脂肪酸。
罪魁祸首2:膨化食品
近年来,膨化食品因其酥、脆、香、甜等风味特点,颇受儿童欢迎。然而,国内外医学专家认为,膨化食品并不是真正安全或健康的食品,如果儿童长期食用此类食品,对他们的大脑和身体发育都是有害的。
美国营养食品专家多年前就建议:膨化食品中存在较为有害的金属元素铅或铝,家长不应该总是让孩子吃这些食品。膨化食品中含铅、铝较高是因为。首先,这类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常加入膨化剂等添加剂,有些膨化剂(如明矾和碳酸氢钠)中含有较多的铅或铝等重金属;其次,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是通过金属管道进行的,金属管道内通常有铅和锡合金,在高温情况下,这些铅容易汽化,这些汽化的铅会污染膨化食品。经常吃膨化食品对儿童(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)的危害很大。
当 “铅从口中进入 “的时间长了,就会慢慢潜伏在血液和骨骼中,很难自然代谢掉。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,吸收的铅量是成人的数倍,而儿童对铅的排泄功能较弱,容易在体内蓄积。当有害重金属积累到一定量时,会对人体的神经、消化、造血等系统造成明显的损害,特别是导致认知障碍或思维能力下降,甚至可能影响儿童的终身健康。
摄入过多的铝主要会损害大脑功能。例如:会干扰人的思维、意识和记忆功能,引起神经系统病变,表现为记忆力下降、视觉和运动协调能力下降、脑损伤、智力下降,严重时可能会出现痴呆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小贝妈妈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//m.ekkosec.com/118940.html